注释
作者:佚名
①凌侍郎:宋代工部侍郎,字子奇,泾县凌弯人。侍郎,官名。汉代郎官的一种,本为官廷的近侍。东汉以后,尚书的属官,初任称郎中,满一年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自唐以后,中书、门下二省及尚书省所属各部均以侍郎为长官之副,官位渐高。相当于部长、副部长级别。
宣州: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②日南:汉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藩郡: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郡,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藩郡,郡县。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古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古称古宣城。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使旌: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如旌旗。《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使,用。使役,使力。使钱。使旌,用旌旗。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拥旄万里。”
③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戒船:戒,防备。如戒备,戒严。戒船,这里指押运船只。
县僚:僚,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县僚,同在一县做官。
负弩:弩,弓箭。负弩,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归荣:犹荣归。光荣地返回故乡。 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今系名内殿,且为归荣,足以光于远矣。”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明·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张南山尚书归荣,家训云:‘为吾后人者,生子虽多,不可不教;生女虽多,不可不举。’”
④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
陈维崧 《莺啼序·春日游平山堂即事》词:“玉笋飞觥,春纤拂素。”
宣州:主管,如,知县(旧时的县长),知府,知州。
②日南:汉郡,汉武帝时设立,在今越南中部,东汉末以后,为林邑国所有。
藩郡:封建时代称属国属地或分封的土地,借指边防重镇:藩属。藩国。藩镇。藩邦。郡,古代行政区域,中国秦代以前比县小,从秦代起比县大:郡县。秦分天下为三十六郡。藩郡,郡县。晋·陶渊明《桃花源记》:“及郡下。”
古宣城:自公元前109年设郡以来,历代为郡、州、府城,相沿二千多年而不辍,古称古宣城。
碧落:道家称东方第一层天,碧霞满空,叫做“碧落”。这里泛指天上。唐白居易《长恨歌》:“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
使旌:旌,古代用羽毛装饰的旗子。又指普通的旗子,如旌旗。《楚辞·九歌·国殇》:“旌蔽日兮敌若云。使,用。使役,使力。使钱。使旌,用旌旗。古代武官持旄节专制一方。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拥旄万里。”
③津吏:古代管理渡口﹑桥梁的官吏。
戒船:戒,防备。如戒备,戒严。戒船,这里指押运船只。
县僚:僚,旧指同在一起做官的。县僚,同在一县做官。
负弩:弩,弓箭。负弩,背着弓箭走在前面。表示极为尊敬。西汉·司马迁《史记·司马相如列传》:“至蜀,蜀太守以下郊迎,县令负弩矢前驱,蜀人以为宠。”
归荣:犹荣归。光荣地返回故乡。 唐·司空图《送草书僧归越》:“今系名内殿,且为归荣,足以光于远矣。” 宋·欧阳修《吉州学记》:“幸予他日因得归荣故乡而谒於学门,将见吉之士皆道德明秀而可为公卿。” 明·无名氏 《云间杂志》卷中:“ 张南山尚书归荣,家训云:‘为吾后人者,生子虽多,不可不教;生女虽多,不可不举。’”
④谢守:指谢朓,他曾在宣城任太守。谢朓(464-499年),字玄晖。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南朝齐著名
送凌侍郎还宣州
日南藩郡古宣城,碧落神仙拥使旌。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
津吏戒船东下稳,县僚负弩昼归荣。
江山谢守高吟地,风月朱公故里情。
曾预汉庭三独坐,府中谁敢伴飞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