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现象

作者:佚名

通假字
1尔其无忘乃父之志!“无”通“毋”
2及仇雠已灭,“雠”同“仇”,仇人

名词作动词
⒈函梁君臣之首 函:用匣子装
⒉抑本其成败之迹 本:探求,考察
3.原 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名词作状语
⒈负而前驱 前:向前
⒉仓皇东出 东:向东
⒊一夫夜呼 夜:在夜里
⒋乱者四应 四:在四面

动词作名词
⒈而告以成功 成功:成功的消息
⒉泣下沾襟 泣:泪水

使动用法
⒈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 兴:使兴盛 亡:使灭亡

形容词作动词
⒈一夫夜呼,乱者四应 乱:作乱

形容词作名词
⒈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智勇:有勇有谋的人物

数词活用作名词
⒈夫祸患常积于忽微 忽微:细小的事情

古今异义
⒈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 从事:(古义)官名,这里泛指一类官
(今义) 干某项事业;处理,处置;办事,办理事务
⒉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 人事:(古义)指政治上的得失
(今义) 关于工作人员的录用、培养、调配、奖惩等工作;人情事理
3.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其根本
(今义)最初的;本来
4.系燕父子以组 组:(古义)丝带,这里指绳索
(今义)结合,构成;量词;合成一体;小单位

重点实词
⒈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 原:推究
⒉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系:缚;组:泛指绳索
⒊抑本其成败之际 抑:或者
⒋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 举:全,所有的
⒌逸豫可以亡身 逸豫:安乐,指庄宗喜好音乐戏曲,宠爱伶人

重点虚词
⒈其: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副词,表祈使语气,相当于“一定”“应当”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代词,他,代庄宗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 副词,加强语气,不译
⒉以:与其所以失之者 介词,与“所”组成固定词组,表示“……的原因”
可以知之矣 介词,“凭借”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介词,“用”

⒈判断句
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
此三者,吾遗恨也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⒉状语后置 (介词结构后置)
请其矢,盛以锦囊 (以锦囊盛)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
而告以成功
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庄宗受而藏之于庙

⒊省略句
(庄宗)还矢(于)先王,而告(之)以成功
以三矢赐(于)庄宗而告之曰
(庄宗)请其矢,盛(之)以锦囊
岂独(庄宗之困于)伶人也哉
(庄宗)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于)庙

⒋被动句
身死国灭,为天下笑
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

⒌固定句式
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
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

一词多义
1、盛
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兴盛)
请其矢,盛以锦囊(装)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旺盛)
方其盛也,举天下之豪杰,莫能与之争(强盛)
2、困
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围困)
智勇多困于所溺(困扰)
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困厄)
安在公子能急人之困(困难)
3、告
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告诉)
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祭告)
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禀告)
4、微
祸患常积于忽微(微小的事)
微指左公处,则席地倚墙而坐(悄悄地)
从数骑出,微行入古寺(为隐藏身份而改装)
微斯人,吾谁与归(如果没有)
5、其
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副词,应当,一定)
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语气词)
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代词,他)
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大概,表揣测语气)

伶官传序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原庄宗之所以得天下,与其所以失之者,可以知之矣。

  世言晋王之将终也,以三矢赐庄宗而告之曰:“梁,吾仇也;燕王,吾所立,契丹与吾约为兄弟,而皆背晋以归梁。此三者,吾遗恨也。与尔三矢,尔其无忘乃父之志!”庄宗受而藏之于庙。其后用兵,则遣从事以一少牢告庙,请其矢,盛以锦囊,负而前驱,及凯旋而纳之。

  方其系燕父子以组,函梁君臣之首,入于太庙,还矢先王,而告以成功,其意气之盛,可谓壮哉!及仇雠已灭,天下已定,一夫夜呼,乱者四应,仓皇东出,未及见贼而士卒离散,君臣相顾,不知所归,至于誓天断发,泣下沾襟,何其衰也!岂得之难而失之易欤?抑本其成败之迹, 而皆自于人欤?《书》曰:“满招损,谦受益。” 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自然之理也。

  故方其盛也,举天下豪杰,莫能与之争;及其衰也,数十伶人困之,而身死国灭,为天下笑。夫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岂独伶人也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