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
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骛。
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
旅思倦摇摇,孤游昔已屡。
既欢怀禄情,复协沧洲趣。
嚣尘自兹隔,赏心于此遇。
虽无玄豹姿,终隐南山雾。
注释
1、之宣城郡出新林浦向板桥:之,到。宣城,在今安徽宣州市。板桥,板桥浦,在离建康不远的西南方,《文选》李善注引《水经注》:“”水上经三山,又湘浦(一作幽浦)出焉,水上南北结浮桥渡水,故曰板桥浦,江又北经新林浦。2、江路:长江的水路。句:写刘向《列女传》卷二载,陶答子治陶(古邑名,在... 更多
赏析
全十二句分二层。第一层开头四句,写自已离开建康乘船逆流西行。第一、二句“江路西南永,归流东北鹜”,点明此行溯流而上,与江水相背而行,水长路远。谢朓的船第一站定是新林浦,由此出发。在赴宣城的途中有不少佳篇,又如《晚登三山还望京邑》,是侍停靠写的。新林浦、三山的在建康西南,... 更多
鉴赏
“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题如此准确具体地标明了行程和去向,诗人却没有以他那清丽的秀句描绘新林浦的佳景和板桥渡的幽致。诗中展现的是浩渺无涯、东流而去的江水,伫立船首、回望天际的归客,隐隐归舟,离离江树,只如淡墨般的几点,溶化在水天相连的远处。这是公元495年(齐明帝建武二... 更多
创作背景
齐明帝建武二年(495)的春天,谢朓外任宣城太守,从建康乘船,逆长江西行,这首排律就是在乘船作的。的题目明确告诉人们,是到宣城去,从新林浦出发,向板桥方向走。...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