遣兴

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
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
世乱怜渠小,家贫仰母慈。
鹿门携不遂,雁足系难期。
天地军麾满,山河战角悲。
傥归免相失,见日敢辞迟。

译文及注释

骥子是个乖巧懂事的孩子,前年牙牙学语的时候。就知道问家里来的客人的姓名,也能背诵我的的了。世道不太平可怜骥子还是个小孩子,家中贫困,全部仰仗你母亲来照应。未能携全家一同避难,不知道何时才能互通音信。全国到处是举着麾旗的军队,战乱不止。倘若我能回去跟家人相聚,那就一定要争取早日见... 更多

创作背景

安史之乱爆发之后,杜甫携全家从洛阳西逃至奉先(今陕西蒲城),至后又携家北上避难,寄居鄜州(今陕西富县)羌村。756年七月,唐肃宗即位于灵武(今属宁夏),杜甫只身前往,中途为叛军所俘,押至长安,从此与家人天各一方,家庭支离破碎,杜甫回忆前年牙牙学语时娇趣的憨态,遂作《遣兴》遥忆幼... 更多

鉴赏

杜甫有二子,长子名宗文,次子名宗武,宗武乳名骥子。《遣兴》这首怀念的对象是儿子,慈爱之情溢于全篇。这是一首排律(俗称长律),中间四联全是对仗。全诗可分三层,“骥子好男儿,前年学语时。问知人客姓,诵得老夫诗。”前两联回忆过去,写骥子两三岁时颖悟过人,就能问知来客的姓名及能背... 更多
随机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