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成就
作者:佚名
黄景仁短暂的一生,大都是在贫病愁苦中度过的。所作李白)最近。”王昶为黄景仁写《墓志铭》,评其诗说:“上自汉魏,下逮唐宋,无弗效者,疏瀹灵腑,出精入能,刻琢沉挚,不以蹈袭剽窃为能。”包世臣评价黄景仁“乾隆六十年间,论诗者推为第一”。黄景仁的《杂感》有一名句:“十有九人堪白眼,百无一用是书生。”可以看出他诗的风格和创造性。情调比较感伤低沉的作品则最能体现其诗文成就,如《绮怀》第十五:“似此星辰非昨夜,为谁风露立中宵”,亦属言情绝唱。困顿语易工,此言甚当。
后世评黄氏诗多云“愁苦辛酸”,如瞿秋白有句“吾乡黄仲则,风雪一家寒”。但这只是其诗的一个层面,其古风常具幽并豪侠气,是学太白而真能得其神者。“虚光四来指毛发,杀气迅走兼英灵”,如此句名曰题画咏鹰,实为自身写照。一生穷愁,但却傲岸不群。生前落落寡欢,死后声明不彰。后世之有心人能不为之泣下数行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些原本是少陵评价太白之语,但挪用到黄仲则身上亦无不恰切!就以最心仪、最能彰显黄仲则潇洒独行之魅力的《癸巳除夕偶成》(其一)作结吧:千家笑语漏迟迟,忧患潜从物外知。悄立市桥人不识,一星如月看多时。
黄景仁亦能词,词作明白晓畅,擅长白描,但含蓄不够。其著作有《两当轩集》22卷,其中诗16卷、词3卷、诗词补遗及遗文3卷。
黄景仁简介
黄景仁(1749~1783),清代诗人。字汉镛,一字仲则,号鹿菲子,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人。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