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樾

介绍
俞樾(1821—1907),湖州府德清县城关乡南埭村人,晚清著名文学家、教育家、书法家。俞樾先后主讲过紫阳书院、杭州沽经精舍、德清清溪书院、菱湖龙湖书院,海内外慕名求学者络绎不绝,号称“门秀三千”,国学大师章太炎即是他晚年的门生。一生孜孜不倦致力教育,辛勤笔耕,著有五百卷学术巨著《春在堂全集》 ...更多
感情世界
在世人的印象中,俞樾是红学家俞平伯的曾祖,是革命家章太炎的老师,更是写下五百卷煌煌巨著《春在堂全书》的大儒。可是这样一位大学者,他其实也是个有情有义的好男人,而他背后的那个女人,可敬可爱更是不逊芸娘。俞樾的结发妻子叫文玉,是他青梅竹马的表姐,1839年,俞樾十九岁,他与这位打下就定下娃娃 ...更多
废除中医
俞樾被认为近代中国主张废除中医的第一人,他提出“医可废,药不可尽废”的观点。他在治经之余,对中医药学也有所研究,且能处方治病。在《春在堂全书·读书余录》中,有“内经素问”篇四十八条,乃俞氏校读《素问》所做的札记,也是他用考据学方法对中医经典著作《黄帝内经》进行“探赜索隐”、“辨讹正误”的结晶。 ...更多
故居
综述曲园——俞樾故居,位于人民路马医科43号,1963年被列为苏州市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俞樾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得友人资助,购得马医科巷西大学士潘世恩故宅废地,亲自规划,构屋30余楹,作为起居、著述之处。在居住区之西北原有隙地如曲尺形,取老子“曲则全”之意, ...更多
成就
综述俞樾是晚清有影响的学者。他长于经学和李鸿章只知作官,俞樾只知著书”。小说研究在通俗小说方面的重要贡献是修改《三侠五义》,使这部小说得以广泛流传。赵景深在1956年1月所作的《三侠五义》前言中说:《三侠五义》原名《忠烈侠义传》,出现于光绪五年(1879)。1889年俞樾初见此书,认为第 ...更多
生平
清道光元年十二月初二日(1821年12月25日),生于德清县城东门外乌牛山麓南埭圩(今城关乡金星村)。二十四年中举人。三十年成进士,授翰林院庶吉士。咸丰二年(1852)授编修,举家迁北京南柳巷。五年充国史馆协修,八月出任河南学政,次年二月主考。七年七月,御史曹泽(登庸)弹劾他所出试
俞樾的作品